新闻中心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新闻中心

仁怀凭什么说能“再造一个茅台”?

信息来源:云酒头条 | 作者:无 | 2017-05-31 | 次浏览

不满足于现阶段的发展,为了做大做强酱酒产业,仁怀准备“再造一个茅台”。

5月29日,仁怀市酱香型白酒产业发展投资有限公司(下称仁怀市酒投公司)在仁怀市茅台镇召开了新战略与商业模式创新媒体见面会。仁怀市政府市长梁铮提出了“培育千亿产业、打造千亿强市、再造一个茅台”的发展战略。仁怀酒投公司董事长李武提出建设一支团队、构建三个平台、打造五大亮点的执行措施。

在酒业复苏,贵州茅台引领酱香型白酒一枝独秀的大背景下,仁怀市政府提出“再造一个新茅台”有何规划,仁怀市酒投公司规划的相关措施又有哪些亮点,如果上述目标实现,酱香白酒版图将会生变吗?

仁怀需要一个“新茅台”

毫无疑问,贵州茅台已经成为仁怀社会经济发展不可或缺的引擎。

数据显示:2016年,仁怀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582.1亿元,同比增长13%。而同期茅台集团实现销售收入502亿元,利润总额243亿元。贵州茅台集团营收在仁怀市地区生产总值中占比达到86.9%。

贵州茅台还在项目引进、地方投资、人员就业等方面对仁怀市社会经济发展起到不可或缺作用。以仁怀市茅台机场为例,项目总投资24.37亿元,通航后首期将开通北京、上海、深圳、成都、昆明5条航线,将极大改善仁怀市交通面貌。

但不可否认,仁怀酱香白酒在茅台一枝独秀的大背景下,也存在其他规模以上白酒企业发展慢,仁怀产区品牌较为模糊,中小酱香白酒企业资金困难,市场销售不畅等难题。只有解决上述问题,仁怀酱香白酒才能实现“两条腿走路”,实现仁怀市经济和社会文化的“跨域式发展”。

为此,仁怀市政府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了“1234”奋斗目标:

“1”即一个再造,用5至10年时间,实现“再造一个茅台”的市场效应、文化效应、生态效应和社会效应。

“2”即两个突破,地区生产总值和工业总产值分别突破1000亿元,成为贵州首个“双千亿”强市。

“3”即三个率先,率先打赢脱贫攻坚战,率先实现“大数据+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发展,率先向基本现代化迈进。

“4”即四个建成,建成茅台工业旅游创新示范区,建成国家级生态文明示范市,建成全国文明城市,建成赤水河流域区域性中心城市。

“再造一个茅台”成为仁怀市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抓手,已经上升到政府产业规划、布局和社会进步的高度,成为地方政府的重中之重。

“新茅台”的新打法

如何再造一个新茅台?由仁怀市控股的仁怀酒投公司展示了其“新打法”。酒投公司董事长李武表示,为助力“再造一个茅台”目标,酒投公司将建设一支团队、构建三个平台、打造五大亮点。

一支团队,是指建设一支通晓投资运营、熟悉金融工具、精通营销策划和商品交易的专业团队。

三个平台,一是通过贸易金融、投融资等手段,打造仁怀最大的产业投融资运营管理服务平台;二是以茅台镇小镇、酱香酒旗舰店、酱香酒O2O店三级推进,建设2000家以酱酒文化宣传和产品销售为一体的新型连锁服务平台;三是与知名酒交中心合作,打造实现大宗商品交易和酱香成品酒交易相结合的交易平台

五大亮点,一是综合运用各类金融工具和融资手段,为仁怀白酒产业发展提供资金支持;二是打造全国唯一的酱香电子商务平台和最具影响力的中国酱香酒交易中心;三是打造贵州第一、全国一流的中国白酒专业交易市场;四是建设“华夏民族酒文化博览园”,推进工业旅游、酒旅融合发展;五是建设中国最大的酱香基酒收储中心。

上述规划如何落地?以酱酒交易为例,酒投公司以经过评估认证中心评审的酱香基酒为发行酒品,以交易中心和第三方物流对酱香酒实物封存和监管,公司承诺3年后不低于发行价格回购,通过交易中心将酱香基酒预售给投资人,投资人按季度获取投资收益,3年后可以选择分装提货,也可以选择要求发行会员回购。发行会员相当于用投资人的资金储存酱香基酒,仁怀酒投公司则通过评估认证中心进行溯源管理和酒体估值,降低了发行价格并控制风险。

为了打通线下,酒投公司还采取了“自建”加“投资”模式。公司规划两年内在全国打造仁怀酱香酒线下体验店2000家,在地级市建设仁怀酱香酒旗舰店,在县级城市建设仁怀酱香酒O2O店,为全国消费者提供全方位、多层次的酱酒体验、文化推广、产品配送等服务。同时计划投资以1919、酒便利、名品世家为代表的新酒商,通过这些新酒商将仁怀酱香酒卖向全国各地。

李武表示,上述策略的核心是“实业为本、金融为器、投资为驱、产融互动”。实业为本即打通渠道、塑造品牌;金融为器即发现价格、便捷交易;投资为驱即服务实业、放大产业;产融互动即相互促进、产融一体。

政府助推或成为行业趋势

近年来,多地政府为了发展区域经济,纷纷发力助推白酒产业。

2012年,宿迁市政府根据江苏省政府关于“整合苏酒资源,支持企业上市,打造宿迁‘酒都’”的战略部署,提出的《关于推进酒业快速发展打造“酒都宿迁”的意见》,并由政府从财政补贴、税收、金融和土地政策方面给予宿迁白酒企业大力支持,宿迁白酒行业发展进入快车道。

2013年,为应对行业调整,寻找宜宾酒类产业的出路,四川省宜宾市先后编制了《宜宾名优白酒产业发展基地规划(2013-2020)》、《推进宜宾名优白酒基地发展建设的近期工作方案》、《关于推进宜宾名优白酒产业持续健康发展的意见》、《关于切实做好金融支持宜宾白酒产业发展有关工作的通知》等政策文件,引导扶持当地白酒行业发展。宜宾市还创新设立了“宜宾市白酒企业互助资金”,为白酒企业累计发放贷款13.29亿元以上。为了打造产区品牌,2015年支持区域白酒企业成立了“宜宾酒股份有限公司”。今年3月,筹备两年有余、吸纳28家中小酒企的宜宾酒股份有限公司,正式在成都推出“宜宾酒”品牌及旗下6款白酒产品。宜宾酒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陈泽军表示,集纳28家地方企业的宜宾酒公司将实现总资产突破200亿元,拥有6万余口窖池,并在2020年实现总营收突破50亿元。

同时期,泸州市于2014年先后出台10条金融支持政策支持白酒企业发展,包括允许商标权抵押贷款、白酒“小巨人”企业贷款到期可办理3到6个月的延期等。2016年出台《泸州市加快建成千亿白酒产业的意见》,成为“十三五”期间泸州酒业发展的纲领性文件。到十三五收官之年(2020年),预期的目标是产业工业增加值突破500亿,规模以上酒企达到200户。

同样是在2016年,白酒产区邛崃出台了《关于支持白酒产业发展的十条措施》,市财政每年将投入1000万元扶持资金,在推动邛酒产业发展壮大、支持白酒企业做大做强、支持白酒企业标准化生产、支持白酒企业创新创业等十个方面提出了具体措施,引导白酒企业调整产品结构,推动白酒产业发展壮大。

纵观此次仁怀市“再造一个新茅台”,虽然具体扶持政策相对较少。更加由地方政府出面,采取“实业为本、产融互动”模式,搭建和打造平台,为打造仁怀产区品牌和交易平台服务,其立意和格局符合白酒行业产业化、资本化、产区化、平台化的大趋势,或将对白酒产业特别是酱酒产业的发展带来深远的影响。